今年是岳阳爱尔眼科医院建院15周年
也是该院院长鲁红宇
深耕眼科领域的第25载春秋
从一名怀揣理想的医学生
成长为带领团队
攻坚疑难眼病的学科带头人
鲁红宇用精湛的医术
创新的思维和医者的情怀
与医院共同书写了一段
“守护光明”的动人篇章
扎根临床
以技术引领区域眼科发展
“眼科疾病的治疗效果立竿见影,这种成就感无可替代。”谈及初心,鲁红宇深深被眼科的魅力所吸引,从而选择深耕眼科。
2010年,鲁红宇加入初创期的岳阳爱尔眼科医院。彼时医院规模尚小,但是爱尔眼科集团的发展理念与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令他动容,希望的种子就此种下。
鲁红宇扎根临床,致力于新技术的开展和创新。
2010年率先开展角膜移植术,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便利性,而且为角膜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2015年设立干眼门诊,系统性的检查和治疗让许多患者告别干眼困扰;2024年完成岳阳首例全视觉散光矫正型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同时解决白内障、近视、散光等多种问题,实现了“一术治三疾”。
“每个技术突破都是与黑暗的较量。”在鲁红宇的办公室里,一本泛黄的角膜移植手术图谱,见证着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时刻。
从第一例角膜移植术的忐忑,到率先开展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笃定;从干眼诊疗中心从无到有的拓荒,到完成岳阳首例全视觉散光矫正型三焦点晶体植入的突破,15年时间,鲁红宇早已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岳阳爱尔眼科医院也发展成为湘北眼科诊疗的一颗明珠。
如今,医院年接诊量近10万人次,大大小小手术超7000例,这些数字背后是鲁红宇带领团队对“精准医疗”的执着追求。
担当如铁
在多重角色中淬炼成长
从一线医生到学科带头人,再到院长,鲁红宇始终步履铿锵。
临床工作中,他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精研医疗技术;管理岗位上,他关注医院整体发展,推动学科建设和业务拓展;教学工作中,他将过往经验倾囊相授,培养骨干快速成长。“这三者相辅相成,临床提供实践基础,管理提供教学思路,教学又反促临床和管理水平提升。”
作为院长,鲁红宇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重任。他牵头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定期组织疑难病例讨论、显微手术实操培训,并鼓励青年医生参与学术交流。
在他的带领下,青白专科从单一门诊发展为集诊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区域重点科室。他本人亦多次在国内核心刊物及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分享经验,相关论文为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仁心为炬
在荣誉与公益中践行大爱
从医20余年,鲁红宇始终将患者需求放在首位,秉持着“医者仁心”的理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服务。正如他常说的:“我们要做患者眼中的那束光,既要明亮,又要温暖。”
在鲁红宇的记忆里,始终留存着一个三姐妹的温馨故事。这是他公益路上最珍贵的记忆。三位贫困白内障患者因无力支付手术费用,几乎放弃治疗。鲁红宇多方筹措资金,为她们实施免费手术。当三姐妹重新看到这个世界时,他更加坚信“医者的价值不应被诊疗费衡量”。
这种人文关怀已融入医院血脉。疫情期间,他带领团队72小时搭建“云上光明驿站”,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诊疗;每年重阳节,医护团队背着设备深入偏远山区,为留守老人建立眼健康档案……
2014年,鲁红宇荣获“岳阳好医生”称号;2023年,他荣获岳阳市卫健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整个医疗团队的鼓励。”他说,“这些荣誉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让我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逐光而行
以“光明使命”续写新篇
站在建院15周年的新起点,鲁红宇将目光投向远方,新的蓝图已经绘就。
医疗技术方面,将引进更多先进的医疗设备,开展更多前沿的眼科技术,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眼科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医院的学术影响力。
人才培养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眼科医疗团队。
公益事业方面,继续为经济困难患者提供医疗援助;走进社区、学校和乡村,为群众提供免费的眼科检查和健康咨询;定期开展义诊活动,为更多眼科患者提供帮助。
学科建设方面,将继续拓展服务范围,开设儿童干眼门诊、高度近视眼底病门诊等眼科专科门诊,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
15载春华秋实
鲁红宇与岳阳爱尔眼科医院的故事
是个人理想与医院使命
同频共振的缩影
未来
这段“光明征程”仍将延续
为更多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来源:岳阳晚报全媒体 记者 罗凯 见习记者 刘诺薇 通讯员 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