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大连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为此,我们不断完善制度,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充分地惠及每一位大连人。“十四五”期间,无论是促进高质量就业,还是完善社会保障、提升民生福祉,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通过“共建”汇聚磅礴力量,通过“共享”实现全民幸福,最终在滨城大地上扎实绘就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享美好生活的壮丽画卷。
人社工作是民生保障的核心领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市人社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着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重点群体持续保障、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年均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完善涵盖稳岗扩岗、技能培训、风险防控等多层次、多维度就业政策体系,支持各类群体就业创业,累计兑现政策资金10.8亿元。实施“技能大连”行动,构建全周期、全覆盖、进阶式培训体系,建成省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51个,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3万余人次,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0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超30%。创新实施高校毕业生“万岗计划”,打造“我爱大连·就选大连”校园服务品牌,吸引集聚28万名毕业生留连来连。面向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连续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余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四级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大连市就业“务联网”入选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与此同时,市人社局不断织密社保安全网,增强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可及性、安全性、便捷性、规范性,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聚焦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528万人、210万人、167万人。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十四五”以来,全市民政工作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着力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优化基本社会服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750元提高至972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540元提高至805元。五年来,市民政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全力推进养老服务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建设,全市养老机构405家,星级养老机构164家,五级养老机构达到6个;构建“1+N”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建成家庭养老床位7000张,高标准提供菜单式、可订制的“12+X”项居家养老服务,年均提供服务30余万人次;建设运营老年助餐服务设施120个,年提供老年助餐服务150万余人次;高龄津贴扩面发放至85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数量由4770家增加到5359家,每个街道、乡镇均创建至少1个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品牌,每年开展各类为民服务近10万次,受益群众200多万人次。慈善事业蓬勃发展,设立“社区发展基金”144支,覆盖超1700个乡村社区,开展微慈善项目300余个,解决居民身边“小急难”问题千余件。
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石。“十四五”期间,大连市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式发展,多项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为“幸福大连”建设筑牢健康根基。全市居民健康水平实现历史性突破:人均预期寿命达82.45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2.11‰、2.56‰和5.95/10万,核心健康指标国内领先。个人医疗负担显著减轻,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5.12%,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3.96%,主动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先行获国家级认可,蝉联“国家卫生城市”。我市入选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获中央财政5亿元支持;连续三年获评省医改成效突出地区,获省政府通报表彰,医改工作领跑全省。大连蝉联“国家卫生城市”荣誉逾三十年,2024年实现全域覆盖——拥有国家卫生城市1个、卫生县3个、卫生乡镇6个。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构建高水平服务体系。每千人口床位数达6.91张,执业医师数4.0名,超过国家3.2名规划标准。普惠托育体系完善,人口发展更均衡。“十四五”期末,每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将达4.5个,托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医保,一生守护”不仅是庄严承诺,更是切实行动。“十四五”期间,大连构建起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为拓展的三重保障体系。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每年资助困难群体参保6万余人次。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自2023年实施以来,累计享受待遇5585.89万人次,基层就诊占比超50%,分级诊疗成效显著。医保目录药品增至3159种,219种高值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875种药品和139类医用耗材集采结果落地,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生育保障政策不断优化,适老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高频经办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创新推出医保药品“比价神器”,2023年上线以来累计使用1519.5万次。大连作为东北唯一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试点城市,通过提高预付金比例、缩短结算周期等举措,实现结算周期从“按月计”到“次日达”的转变,有效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周转压力。同时,定期开展医保数据发布,助力医疗机构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基金监管方面,大连创新研发“事前提醒、事中拦截、事后审核”全链条智能监管系统,相继被列为“全国医保反欺诈大数据应用试点城市”和“全国医保基金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城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四五”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全市公办幼儿园学位增加1.5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47所,新增公办学位5.6万个。随迁子女享受同等入学政策,残疾儿童实现随班就读“零拒绝”。我市坚持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思政教育体系,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体育教育强化,落实中小学课间休息15分钟且每天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501所学校获评全国体育特色校,培育美育特色学校138所,建立2700余个艺术社团。劳动教育构建“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心理健康工作常态化开展。全市坚持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一次办”,课后服务全覆盖,“阳光分班”全面推行。城乡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全免费,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食品安全保障“明厨亮灶”全覆盖,家校社协同育人“大连模式”年均举办公益讲座100场,老年大学惠及年均10万人次。五年来,全市承担14项国家级改革任务,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体系。招生改革缓解“择校热”,高中新课程经验全国推广。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金普新区入选全国首批产教联合体。高校新增41个博硕点,12学科入选省“双一流”。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于艳新 张丽霞 叶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