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一颗“别人的心”做最爱的菜,杭州“换心”厨师高温不离厨房

2025-07-08 15:43: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葆青

从6月30日出梅开始,杭州市气象台连续6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其中7月3日,杭州还热上了全国第一。杭州石灰坝“大川先生”川菜馆的主理人大川告诉记者,他恐怕是杭州最关注气温的厨师。“对大部分厨师来说,厨房里的高温可能会让他们中暑,不过我却担心‘送命’。”

一颗“借来”的心

一份严苛的“生存指南”

7月6日,杭州最高气温38.5度。记者来到“大川先生”川菜馆。大川正在店里指挥着伙计们处理小龙虾。他笑着说:“今天的气温看来上不了40度,要是真到了42度,这厨房可就不敢进了。”

大川在做开餐准备

老厨师不是都挺扛热的么?大川为什么这么怕热?很多老顾客都知道,大川5年前做了心脏移植手术。出院之前医生的超长篇医嘱语重心长,对他来说就是一份“生存指南”。除了要终身定期复诊,终身服用抗排斥药物,因为身体免疫力降低,要小心使用菜刀,任何感染都可能诱发排斥反应,还有其他无数的“小心翼翼”。

在日常工作中,还要注意体力消耗。医嘱的核心部分是:必须放弃长时间连续高强度工作的模式,大幅减少每天实际掌勺时间。灶前的高温、厨房的整体闷热会增加心脏负担,还有脱水的风险。这些医嘱对一位厨师来说,简直是职业生涯的终结。

坚守不改良川菜

“换心”重回厨房

大川是杭州名气很大的川菜师傅。除了当年市饮服公司和四川省合办的川菜馆,大川可以说民间正宗川菜的先驱。许多川菜厨师来杭州创业,只要本地客人的抱怨稍微一多,就赶紧减麻减辣,修改味型迎合本地人的口味。但是大川始终坚信,正宗川菜一定会有市场,率先打出了“不改良川菜”的口号,收获了许多喜爱正宗川菜的铁粉。

1994年,20岁出头的大川,坐着绿皮火车从广州来到杭州,下车的时候,只有身上一件背心,脚下一双人字拖鞋,包里装着一本烹饪书,连最便宜的旅馆都住不起,只能在西湖边露宿了两夜。后来,大川凭着手艺到城站火车站对面的一家火锅店应聘做了厨师长,并且很快做火了这家店。

刚到杭州的大川 图源:受访者提供

但是,大川一直不甘于为别人打工。1997年,他攒够了钱,在青芝坞入口对面开出他的第一家“晨城酒家”,虽然店不大,可生意却非常火爆。如果有人问,他做的川菜有多好吃?当年的一些老顾客都知道,他竟然靠着一手川菜抱得美人归,娶了一位韩国留学生做太太。浙大玉泉后门的“川川川”、玉古路的“火狐狸”、信义坊的“大川先生”、六百弄的“川越山海”都是他开的店,“很多明星都去过火狐狸,黄圣依在横店拍戏,还外卖送过去。”

大川先生2009年在石灰坝开过店,后来到别处发展就转给了别人。没想到兜兜转转,16年后,从死神手里捡回一条命的大川,再次开始创业,又回到了石灰坝开店。算起来,大川已经整整做了31年川菜。

但是造化弄人。2020年,大川因为长期劳累得了心肌炎,开始采取保守治疗并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半年后发现效果不佳,2020年年底才决定做心脏移植。

病床上的大川 图源:受访者提供

刚做完手术时,大川觉得总算死里逃生保住了命,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进厨房。他说,手术一年多后,一位老顾客到他店里吃饭,吃了没几口,就告诉服务员,“今天的菜味道不对,把你们老板找来。”

当时的大川瘦了很多,“脸很黑,气色也很差,顾客一下都没认出我。”他告诉顾客,自己换了心脏,不能烧菜了,都是手下的厨师在烧,也不能总在厨房里盯着,菜退了或者重烧都可以。顾客看着判若两人的大川,深深地表示理解。尽管大川再三推辞,还是把单买了。

这样的场面有过几次以后,大川决定必须回到厨房,除了盯着厨师们防止出现失误,自己也要掌勺,这样不会荒废了手艺,也能随时掌握食材的品质,更能让老顾客们放心。

每天亲自掌勺一小时 守护好心脏,做好每一道菜

心脏移植后的生活是一场需要高度自律和终身坚持的“马拉松”。别看大川平时和别人谈笑风生,但是熟悉他的人都听得出来,他说话的中气已经弱了一半。“我做菜不只是为了赚钱,也因为自己喜欢做菜,所以离不开厨房。”在他看来,心脏可以换,三十来年攒下的名声和味道不能变。

虽然有同行建议大川去大型川菜餐厅,做顾问或者品控总监,不用亲自动手而且报酬可观,还没有健康方面的风险,但是大川还是执着地走进了厨房。朋友们提醒他:“别人的心脏允许吗?”于是,大川经过一番仔细思量,给自己画下一条红线,“每天无论如何也要亲自掌勺一小时。”

正在做菜的大川

周日的饭点,记者走进大川先生的厨房,蒸箱、炸锅、炖锅、炒灶火力全开,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呼呼作响的猛火灶前,厨师们要直面53度的高温,靠近灶边时,一股炙热的热浪立刻扑面而来,浑身的毛孔随即被全部打开,人立刻就是挥汗如雨的状态。

大川先生的几道招牌菜都是高油温的烹饪方式,小龙虾需要用高油温炸到壳肉分离,这些才能留住更多的汁水;大川麻辣鱼,最后浇油的环节要把油温烧到七成热,大约是200度左右,这样才能充分激发食材的香气。

200度左右的油才能充分激发食材的香气

从“冲锋陷阵的主厨”到需要时刻精密呵护,虽然有巨大的心理落差,但是大川通过循序渐进地适应,已经能完成每天一小时的工作,凭借近三十年经验形成的肌肉记忆和“脑中风味图谱”,依然能精准驾驭味道。他掌勺时,表面看和其他厨师一样,其实每次都是一场战斗,在热气蒸腾的厨房里,他一边小心守护着胸腔里那颗珍贵的心脏,一边做好每一道菜。

大川麻辣鱼 图源:受访者提供

医生曾经让他牢记极度重要的提醒:工作时要密切留意身体的任何不适信号,一旦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异常疲劳、气短、头晕、出汗异常等,必须立即停止工作,绝不能硬撑!同行们都说,“他是用生命在做菜。”

厨房里热油发出呲啦啦的声响,客人的勺子筷子和餐盘碰撞发出的声音和空气里弥漫的椒麻香,这是大川最迷恋的氛围感。他说:“待在这样的环境里,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98文章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