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日)是入伏第一天,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开展“冬病夏治”中医药文化宣传与服务活动,教公众健康度过“三伏天”。
当天上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楼门诊大厅人头攒动,中医专家、多科室的医护人员现场坐诊,聚焦夏季常见病、慢性病调理指导,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
同时开展
针灸、按摩、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
并开展三伏贴贴敷体验服务
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刘铁军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阳气最旺的时节。中医秉持‘天人相应、因时施治’的理念,认为在这一阶段人体阳气充盈、汗孔开泄,是扶阳驱寒、调理体质的最佳时机。”
此时通过三伏贴、三伏灸等外治方法,可以起到温阳散寒、通经活络、调理脏腑的作用,对于一些冬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缓解效果,也是“冬病夏治”的意义。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中心副主任医师陈春海介绍说:“‘三伏贴’‘在三伏天’期间进行贴敷,一般是选择上午时间贴最好,这个时候是人体阳气最足的时候,头伏、中伏、末伏建议各贴敷一次,整个三伏天共计贴敷九次。‘三伏贴’有驱寒活血的效果,对于老寒腿、肺病、胃肠疾病等因寒邪阻滞所致的病症,以及畏寒怕冷之症都可以治疗。各种在冬天容易罹患的疾病,在这个季节加以调理最为适宜。敷贴采用的都是温阳通络的药物,这样的话就可以把经络和脏腑的寒邪和湿邪去一去,让脏腑健康。”
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刘铁军表示,“医院特别选择在初伏第一天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也是希望通过顺应节气、因时施治的方式,把中医的养生理念真正落实到百姓的生活中,让广大群众在最佳时机,借助中医手段提高自身免疫力、抗病能力和体质调节能力。”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中心副主任医师陈春海为大家科普了三伏天中医养生健康知识,“‘三伏天’要避免寒凉,三伏天虽然特别热,但吃瓜果冷饮一定要适量。与此同时,要增加运动量,多采用贴敷、艾灸这类温补阳气的治疗方法,这对于整体身体机能的调节特别好。”
当天,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营养部现场提供养生药膳,突出健脾祛湿、清补养阳功效,免费品尝并配备讲解,传递“药食同源”的养生智慧。
记者:蔡琳
编辑:王童 责编:陈险峰
监制:王德辉、丁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