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丽娜)“以前从不敢想,自己能开家政公司当老板。这份自信与底气,是许郡姐和妇女创业孵化基地的姐妹们给的!”4月27日,正忙着申领营业执照的王鑫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半年前的她,还只是个缺乏自信的家庭主妇。
而王鑫的蜕变,正是许郡在天山区妇女创业孵化基地帮扶困难群体就业的生动写照。
2021年,从工作岗位退休的许郡,在妇联组织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天山区妇女创业孵化企业发展协会,并在天山区解放南路街道创办了天山区妇女创业孵化基地。
为了让孵化企业茁壮成长,带动更多妇女创业就业,许郡积极联动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资源,在基地内举办多场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同时,还邀请专业培训机构的老师,为家政企业开展育婴师、家政服务员培训。
短短一年多时间,这里就培训了近千名妇女。其中,380名育婴师接受在岗培训,且经培训的妇女实现100%就业,就业妇女平均月收入超4000元。
54岁的马永珍便是众多受益者之一。过去,因文化水平有限、缺乏一技之长,她和丈夫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经社区推荐,马永珍来到天山区妇女创业孵化基地参加技能培训。许郡根据她的个人特点,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为她进行系统的家政服务培训,并不断鼓励她树立信心,用勤劳双手改变生活。培训结束后,马永珍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还与一同参训的各族姐妹结下深厚情谊,并携手成立了家政服务部。“现在收入稳定了,日子越过越好,人也更有底气了!”马永珍满脸笑意地说道。
2024年12月,在天山区妇联的支持下,许郡牵头成立了解放南路街道妇女就业小组、团结路街道妇女就业小组,致力于帮助就业困难的姐妹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她多次前往米东区的加工企业,为孵化基地的姐妹们争取到手工缝制的加工订单,还邀请专业老师现场指导。
“帽子加工一个6元,衣服加工单价在10元以上。3个月时间里,两个就业小组的38名妇女共缝制珠绣服饰1300件、珠饰帽子400件。”许郡介绍道。
家住山西巷社区的穆乃外尔・苏来曼是一位家庭主妇,因需长期照顾上学的孩子,一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擅长手工缝纫的她,经社区推荐加入孵化基地的就业小组。
“从加入到现在,我已经有上万元的收入了,生活也宽裕多了。”穆乃外尔・苏来曼开心地分享道。和她一样,40多岁的布左拉・司马义力在孵化基地学习家政服务技能后,也找到了心仪的保洁工作。“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朋友,大家一起学技能、相互鼓励,不仅解决了经济难题,还重拾自信。感谢这个温暖的民族团结大家庭!”布左拉・司马义力感激地说。
自妇女创业孵化基地成立以来,已成功孵化出玛莉艳家政服务部、蓝工匠卫士家政服务部、锦御堂健康管理公司、文辉家政服务部、永真爱心家政服务部、沐兰心理咨询爱心小屋等10家由就业困难女性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又带动了上千名妇女就业。
如今,在许郡和各族姐妹的共同努力下,妇女创业孵化基地已成为就业困难妇女的“梦想港湾”。在这里,她们不仅增加了收入,更找到了自我价值,对未来充满信心。
“每次看到姐妹们来交加工好的衣服、帽子,又领走新订单,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我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今后,我还要帮更多姐妹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许郡坚定地说。目前,妇女创业孵化基地面积已达300平方米,还与时俱进打造了直播基地,为妇女就业开拓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