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牧云 李晖 杭州 北京报道
作为二维码支付后的又一“支付革命”,支付宝的“碰一下”已经上线近一年,当消费者已经习惯二维码支付的背景下,“碰一下”当前的发展情况如何?
根据官方信息,目前支付宝“碰一下”用户数已破亿。除了支付和商户数字化服务的场景之外,“碰一下”也在加速拓展生态圈,向其他场景如医院、小区、景区等延展。不过,在拓展应用场景的同时,其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也受到消费者关注。
对此,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碰一下”与用户以往经常使用的“扫一下”仅仅在前端交互上存在差异,支付均在网络端完成,两者具有同等安全性。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未来“碰一下”将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相关设备将继续进行大规模铺设。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原先更多使用的“扫一下”会成为过去式吗?
“碰链”初显
“碰一下”和以往消费者熟知的“扫一下”都属于条码支付,区别在于,“扫一下”使用了手机上的显示屏和摄像头,“碰一下”使用了手机上的近场通信技术(NFC)。从消费者的支付体验上,“碰一下”只需要解锁手机,通过与支付宝的“小蓝环”设备触碰,即可完成支付。
根据近期“支付宝碰一下”生态大会上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碰一下”支付首笔交易诞生以来的321天里,该功能已布局全国超400个城市,5000+品牌、千万商家接入,目前,“支付宝碰一下”用户数已破亿,一半是30岁以下年轻人。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华向记者表示,从普及速度和覆盖深度看,“碰一下”已被市场验证是一种成功的新支付方式。随着场景应用不断拓展,用户习惯逐步养成,“碰一下”将从支付发展为生活新入口,实现遍地开花、处处可用,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与产业价值。
在业内看来,“碰一下”这种简单自然的交互动作契合了用户需求,受到年轻人、外国宾客、视障人群等不同用户群体的欢迎;同时,“碰一下”可帮商家解决快捷收银、拉新和会员运营,其助力数字化经营的价值也逐步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碰一下”设备的规模化铺设与“碰一下”作为生活服务新入口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强大支撑,记者了解到,“碰一下”的整条产业链现已实现国产创新、自主可控。据悉,国产芯片企业复旦微电子正与支付宝合作研发“碰一下”专属芯片,内置于“碰一下”设备,并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量产。
复旦微电子安全与识别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纲介绍,该款新芯片是目前“支付宝碰一下”功能感应速度最快、交互成功率最高的一款产品,兼容市面上所有智能手机,并且能在零下40度到85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中保持稳定运行。
谈及这一芯片设计背后的难点,张纲向记者表示,“碰一下”的体验要求顺畅,意味着消费者“碰”的动作到后续支付页面的弹出之间要非常流畅,如果需要消费者多次触碰寻找感应位置就明显不符合要求。
“首先,现在的手机有上百款,每个手机的天线位置不同,如果射频性能不佳,就容易出现前面提到的‘找位置’情况;其次,现在的手机系统分为安卓、苹果,不同系统间的优化、软件不同,因此软件的响应速度不同。如何将不同系统、不同款式手机射频、响应的效率以及时间控制在一个相近程度的优秀体验,是我们不断在调试的。” 张纲谈道。
张纲还透露,目前该款芯片已获得来自支付宝首批超千万的大订单,而另一款用于“碰一下”支付以外应用场景的新芯片也已在研发中,预计订单量将突破亿级。
加速场景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碰一下”正在从支付逐步向其他场景延展。蚂蚁集团首席执行官韩歆毅表示,“支付宝碰一下”从支付起步,未来则将加速技术和产品创新,开拓更多场景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据了解,随着丰富的商家和业态的加入“碰一下”,如今各方已经共创了碰一下点餐、碰一下小区开门、碰一下开自助货柜、碰一下验票等超300种细分的场景方案。从地铁、骑行到超市、医院,从校园、小区到景区、博物馆,“碰一下”正逐步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成为链接用户服务的一个新入口。
比如支付宝目前已联合多家物业、外卖平台,推出“碰一下开门”服务,骑手送餐可用支付宝“碰一下”,最快可实现3秒进门,解决骑手“进门难”问题。又比如,通过“碰一下”直接实现货柜取件,无需用户再经历报手机号、浏览物流信息和取件码等诸多前序步骤。
从帮助线下商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看,萍乡武功山旅游集团董事长肖友许告诉记者:“支付效率较高之外,营销上,借助支付宝大数据精准推送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源主体。在管理上,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设施布局,有助于提升服务品质。”
不过,随着“碰一下”应用在更多场景,消费者自然联想到的疑问是,消费者的安全以及隐私等如何保障?以“碰一下开门”场景为例,外卖员是否有可能在非外卖时间进入小区、办公场所,或者旁人捡到外卖员手机,能否操作“碰一下开门”?
对此,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碰一下”与用户以往经常使用的“扫一下”只是前端交互上存在差异,支付均在网络端完成,两者具有同等安全性。此外,在“碰一下开门”场景中,外卖员的开门权限是一次性的,且数据只有在外卖时间内,由物业公司、外卖平台、支付宝三方同时打通的条件下,外卖员才会获得权限。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不论是在“碰一下开门”等生活场景,还是支付场景中,类似捡到手机的情况,一重保障是,需要解锁手机才能使用“碰一下”。另一重保障则是“碰一下”使用过程中的风控系统,若系统判断存在风险,会要求使用者输入密码。此外,用户如丢失手机也可以及时联系支付宝挂失。
而大力推广与铺设“碰一下”之后,“扫一下”会成为过去式吗?对此,支付宝“碰一下”产品负责人何博文向记者表示,不同的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他看来,“碰”和“扫”其实有各自适用的场景,比如停车缴费的时候,隔空的扫码会更加方便,而在暗光环境,或者对实地性要求更强的,比如打卡签到等场景中,“碰一下”会更加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