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旅文化发展中心观察:千年荣昌不止卤鹅,还有啥?

2025-05-03 17:20:00

4月30日,千年荣昌·2025年荣昌卤鹅非遗美食消费季、“荣昌好YOUNG”青年主题消费月开幕。

“五一”假期,荣昌推出暖心举措,打开党政机关大门,为游客提供免费停车服务、免费饮用水,甚至开放政府食堂等暖心周到的服务。

来自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等地的外来游客络绎不绝,让荣昌这座千年古城成为了像淄博、天水一样的爆火小城。据报道,5月1日当天有69238辆车来到荣昌,加上高铁等其他交通方式,游客总数为352714人次。

重庆荣昌因“卤鹅哥”江哥5次跨城投喂美国网红“甲亢哥”火爆出圈,吸引了全国关注成为热点。这一“卤鹅投喂”事件,让荣昌这座历史文化气质的城市,爆发式在网络传播进入大众视野。

荣昌,古称“昌州”,雅号“海棠香国”,位于重庆市西部川渝交界处。 这片土地的文明可追溯至两万年前的原始人群活动痕迹,战国时期属巴国领地,秦灭巴后纳入巴郡管辖。唐代以前,这里因盛产海棠而闻名,古诗曾赞“天下海棠本无香,独昌州海棠香气扑鼻”,足见其自然禀赋之独特。

唐乾元元年(758年),朝廷划泸州、渝州等地置昌州,并设昌元县,此为荣昌正式建县之始,治所位于今盘龙镇狮子坝。 明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取“繁荣昌盛”之意改置荣昌县,隶属重庆府,“荣昌”之名由此确立,沿用至今。

荣昌卤白鹅堪称一绝,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菜,属于渝菜系客家菜。荣昌大街小巷都是卤鹅飘香,除了卤鹅肉,卤鹅翅、卤鹅肝等也各有风味。荣昌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既有历史文化古镇,也有自然风光景区,还有充满文化底蕴的特色小镇。

万灵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镇内石板路、青砖黛瓦、木质吊脚楼,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整体格局。游客可以漫步在古街,感受岁月的痕迹;走过大荣桥,欣赏水乡风光;走进赵氏宗祠、湖广会馆、喻茂坚纪念馆、提琴博物馆等,探寻填川移民文化。

万灵古镇是一个因水而兴的寨堡式古镇。南宋时期,全国政治中心南移,万灵古镇连通漕运,官府的钱粮兵器都需要从这里运输,本地产的贡品蜂蜜、花粉等也由濑溪河转运临安,万灵古镇成为了水码头与物资集散地,饭馆、客栈以及堆放货物的码头商铺应运而生。

康熙、乾隆年间,外省移民来到了万灵。为了方便同乡间的交流,这些外省移民集资修建了会馆,比如“湖广会馆”。因湖广会馆奉祀大禹,故民间又称之为“禹王宫”。清代嘉庆时期,为对付白莲教起义,举人赵代仲规划并督建了寨堡城墙,开东西南北四道寨门,分别名太平门、狮子门、恒升门、日月门。

万灵古镇曾叫路孔古镇,因为清代有集市名路孔场而得名。2013年,通过翻查历史资料发现“路孔”的称呼仅有200余年历史,而“万灵”的称呼远在路孔之前,有450多年的历史,曾与大足石刻、乐山大佛齐名。

荣昌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兴起于宋代,其制作技艺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三大陶都”、“中国四大名陶”的主产地,拥有800余年的陶器生产历史。这是两宋时期川渝窑业遗存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巴渝十二品”,是古代民窑的活化石。

荣昌陶、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和广西钦州坭兴桂陶合称中国四大名陶。有史可据的荣昌陶器最早出现于汉代,明清时代得到广泛发展,100多年前就销售到东南亚地区,现在是整个西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安富场,五里长,排列泥精列成行”,“前山矿子后山炭,中间窑烧陶罐罐”,从宋代就开始流传的民谣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当时荣昌陶器的生产规模和销售盛况。

夏布小镇整体建筑风格仿明清风貌四合院落,青瓦古院、廊桥艺梦,充满古韵。这里有中国唯一一家夏布博物馆,坚持以保护和传承夏布技艺为初衷,让夏布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世界视野。

古佛山是荣昌旅游的亮点,从山脚到山顶有一条登山步道,游客可以登山观景、健身休闲。穿过茂密的原始森林与茶海,便能到达古佛山最高峰“如来峰”,登高望远,纵览极致风光。

“五一”假期里,因“卤鹅”出名的重庆荣昌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到这里尝美食、逛古镇。

期待荣昌抓住这一波流量带来的发展机遇,开启荣昌未来发展新的篇章。

千年荣昌,值得走一趟。

相关文章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98文章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