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低于两万分之一 协和专家精准切除椎管内外多发罕见肿瘤

2025-05-18 16:23:00

15岁少女小佳(化名)罹患罕见神经纤维瘤病,发病率约为两万分之一至四万分之一。其颅内、颈椎、胸椎椎管内外等多处神经受肿瘤压迫,导致排尿障碍、行走困难。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团队运用三维重建技术,精准切除颈胸椎椎管内外肿瘤,一次解除患者多部位压迫危机。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即将出院。

小佳自幼即发现全身多发肿物,数年来逐渐出现左耳听力下降、肩部和腰部疼痛、夜间尿频等症状。一个月前,她的症状急剧加重,四肢麻木、无力,无法正常行走。在医院检查后,她被诊断为神经纤维瘤病,但由于病情较为复杂,未能得到有效治疗。为寻求进一步诊治,父母带着小佳来到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就诊。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雷德强接诊后,详细评估小佳的病情,结合头颅及脊柱MRI检查等一系列详细检查,明确诊断为II型神经纤维瘤病(NF2)。小佳颅颈交界区、高位颈髓及胸椎椎管内均有肿瘤,其中最大的在颈椎1 - 2节椎管内,病变位置深、结构复杂,并且紧贴人体的“生命中枢”,颈髓已被肿瘤压迫成一个“薄片”,同时侧方还有另一个肿瘤挤压,手术风险高、难度大。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情,在神经外科主任姜晓兵教授、雷德强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团队多次讨论,整合小佳的CT与MRI影像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精准呈现肿瘤与脊髓、神经根、血管间的关系,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最终决定为小佳进行三处病灶的同期显微手术。

经过周密细致的术前准备,5月5日,在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的密切配合下,雷德强主任医师、汪磊医生团队为小佳实施椎管内外多发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在术前三维规划的辅助下,团队精准定位、精细操作,成功切除多部位的病灶,最大限度保护脊髓及神经功能结构。术后,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小佳恢复良好,四肢肌力逐步恢复,排尿功能明显改善,即将康复出院。

“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对于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尤为重要。”雷德强主任医师介绍,神经纤维瘤病(NF)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通常幼年起病,可能诱发多种性质的肿瘤,病变可累及神经、皮肤及骨骼等多个系统。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为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II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对少见,全球发病率约为1/20000~1/40000,常见于双侧听神经瘤患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颅内、脊髓及全身性肿瘤,可能导致听力损失、行走困难、面神经麻痹、视力受损以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据悉,协和医院于2023年成立神经纤维瘤病MDT团队,整合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参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为其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诊疗服务。未来,该院也将继续提升神经纤维瘤病的诊疗水平,让更多患者接受精准化、规范化的治疗。

融媒体记者:文秀

通讯员:熊婉婷

编辑:吴健 吕艳丽

相关文章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98文章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