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的烟台高新区,海风裹挟着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小区广场上,孩童们用画笔勾勒斑斓梦想;非遗工坊内,胶东版画传承人手把手传授镂刻技艺;社区课堂里,银发族凝神练习书法运笔……这一幕幕场景,正是高新区以全民美育赋能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鲜活注脚。
近年来,烟台高新区将全民美育作为擦亮城市文化名片的重要抓手,通过特色活动引领、非遗文化浸润、顶层设计创新等举措,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美育示范区,让“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融入城市血脉,为“品重烟台”增添浓厚文化色彩。
音乐律动海岸 文明实践再拓新阵地
阳光明媚,海风习习。漫步于高新区万科天琴湾草坪广场,海岸的浪漫正和夏日的悠闲撞个满怀。咖啡香气悠悠散开,把滨海生活的惬意,晕染成了眼前的“诗和远方”。
前不久,“浪漫屿夏”烟台国际海岸音乐荟暨儿童文明嘉年华活动在此精彩启幕。万科烟屿集及周边绿地同步获评“烟台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烟台市与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全民美育工程,再添一处新阵地。
本次音乐荟以“浪漫屿夏”为脉络,精心铺陈“红歌嘹亮”“向阳花开”“乐享青春”三大音乐篇章,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用旋律书写夏日浪漫。
现场还设有草坪互动区、景观园林区、草坪市集区等,为市民游客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草坪互动区化身亲子欢乐场,儿童文明市集里,“小掌柜”们吆喝着售卖手作、图书,童趣与文明实践巧妙融合;景观园林区则上演“时空穿越”,古风游园会与沉浸式情景剧《小红帽》梦幻联动,身着汉服的市民、儿童漫步其间,亭台花木与童话角色交织,仿佛踏入异世界;草坪市集区,非遗技艺展示摊位前排起长队,面塑、剪纸在匠人的手中焕发生机,一旁的美食品鉴区香气四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在此双向奔赴,碰撞出独特的滨海生活烟火。
“烟台高新区既有美丽的滨海风景,又有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真的很迷人!”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现场洋溢着热烈的参与热情。
“儿童文明嘉年华作为市、区两级深耕3年的美育品牌,早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期待项’。今年的活动共演出节目60多个,得到了区内外众多学生、家长和文艺爱好者的支持。”烟台高新区工委管委办公室副主任孙丰利介绍,活动跳出传统单一模式,以“音乐荟+嘉年华”创新融合,串联起滨海文旅资源,让市民在享受艺术盛宴的同时,沉浸式感受城市文化魅力。
这不仅是一次满足群众多元精神需求的实践,更通过文化赋能,放大烟台滨海文旅优势,为城市文化软实力、影响力的提升,注入了持续生长的活力。
古韵焕新彩 “非遗+”奏响美育融合曲
剪纸的巧、版画的韵、面塑的灵……高新区的非遗宝库中,藏着数不尽的文化密码。全民美育生态构建中,对非遗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成为高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国潮IP哪吒邂逅胶东面塑,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年轻匠人林言竹以《哪吒闹海》为灵感,将神话故事揉进面团:哪吒身披红绫、脚踩风火轮的灵动,龙王敖光张牙舞爪的威严,海浪翻腾的汹涌,全凭揉、捏、搓、剪、刻、压等十余种手法细细雕琢,令观众不禁感叹——神话场景在面团上“活”了过来。“胶东花饽饽隐藏着千年民俗韵味,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碰撞出的花饽饽,既是可观赏的艺术品,也是能品尝的文化载体。”林言竹说。
“原来厨师不光会炒菜,还要懂文化、会设计!”近日,烟台百余名小学生走进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中餐学院,在“红匠星火・职梦未来”研学活动中,亲手体验了胶东面点的制作。
这样的场景已成常态。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中餐学院与多所中小学共建“职业体验基地”,传播鲁菜烹饪、福山大面、花饽饽等非遗技艺;在益文小学“京韵流芳”特色课程里,孩子们跟着老师学唱京剧、绘制脸谱;在高新区实验中学综合楼展厅,中华草木染、胶东纸斗、烧箔画、木戳印花等非遗手工作品琳琅满目……如今,剪纸、草木染、脸谱等非遗项目已成为高新区中小学的“必修课”,课堂、社团、校外实践联动,让非遗之美融入成长日常。
“我们构建‘非遗+美育’创新路径,推动非遗技艺走向课堂、走向生活,让非遗传承有了更年轻的土壤。”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杨国华说。近年来,高新区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逐步形成全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先后举办了非遗暨文化创意作品展、非遗公益讲座、文创非遗市集等活动,推动了剪纸、陶艺、印花、脸谱、编织、植物染、花饽饽、杠子头火烧等非遗项目发展。如今全区共评审认定区级非遗工坊18家,获评市级非遗工坊3家,为弘扬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非遗走进校园、融入社区、链接生活,这些带着温度的传统技艺,不仅成为全民美育的生动教材,更在烟台高新区的文化土壤里,种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种子。
机制作沃土 全民共绘美育“同心圆”
全民美育的枝繁叶茂,源于顶层设计的深根厚植。高新区以系统性思维擘画美育蓝图,让“以美育人”从理念落地为可感可触的生活场景。
今年,高新区制定了全民美育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将美育纳入区域发展“大盘子”,以提升审美素养、培育文化自信、激发创新活力为核心,推动美育融入城市文化基因,成为城市软实力的核心标识。通过三年(2025—2027年)努力,构建覆盖全民、全域、全过程的美育体系,将美育理念转化为广大市民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人文情怀和文化气质,全面打造物美、景美、城美、人美的文明底色,营造“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社会氛围。
与此同时,高新区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多部门协同合作机制,宣传、文旅、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推动全民美育工作的强大合力。比如一场社区书画展,既有文旅局请来的艺术家指导,又有教育局组织的学生作品参展,还有宣传部门协调的平台推广,多方合力让美育活动既专业又接地气。
在高新区,有位被孩子们亲切称为“赛叔叔”的美育“播火者”——满视界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赛大委。他把对公益文化事业的热忱,化作了一场场扎根社区的美育实践。
“美育不是空中楼阁,得接地气、常态化。”赛大委的理念很实在。在他的建议下,高新区成立了烟台市首家户外家长学校,学校将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全民美育等工程有机融合,开展亲子研学活动400余场,汇聚5000多名家长“粉丝”。他组建的OKAY YA合唱团,在高新区迅速壮大为3个儿童团、1个成人团,共吸纳200余名成员参与。合唱团推出的原创歌曲《向阳而生》,成功代表烟台在山东少儿频道和央视少儿频道播出。
退休老人学习手机摄影,宝妈们围坐一起学钩织,孩子们在合唱团里放声歌唱……记者走访各个社区发现,艺术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居民拿起画笔、站上舞台、参与创作,艺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眼下,高新区全民美育工作正以蓬勃姿态不断发展。未来,该区将持续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让美育之花在大街小巷绽放得更加绚烂。
YMG全媒体记者 信召红 通讯员 郭健 孙俊杰 修培榕 摄影报道
责编: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