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仡乡,满眼苍翠。驶出银百高速三江收费站,漫山椒林枝繁叶茂,“道真青花椒之乡”赫然显目。
公路沿山而上,环侧陡坡多石头少见泥,一株株花椒树顽强地长出石缝,枝头椒粒饱满,一簇一簇青翠欲滴。椒林间,40多名村民麻利地采摘花椒,下桩、剪果、搬运。三江社区望江小区居民刘正训每年都来这里摘花椒:“今年的花椒挂果多、品质也好。在这里务工,离家近,每天可挣到100元左右。”
这里是道真自治县三江镇,半数以上耕地地势陡峭,石漠化十分严重。10余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发展花椒产业1.2万余亩,把“石山”变成“金山”,让荒地变绿坡,山区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特色产业加持农民增收。
山脚下,暗香花椒合作社的加工厂房里机器轰鸣、椒香扑面,先进的烘干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忙着将一筐筐新鲜花椒送入加工仓。“每套烘干设备一次可加工鲜椒15吨,经过28个小时烘干后,再进行去籽、除枝、色选,最后成品后销往重庆、贵阳等地。”三江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胡小琴介绍,今年由镇级平台公司统一收购鲜椒,社区聘请人员代管和加工,销售后根据各村(社区)花椒种植面积,按比例进行分红,村民增收与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双效益。预计今年三江镇可采收鲜花椒300吨,产值150余万元,采摘花椒可带给群众务工收入48万余元。
花椒产业是道真探索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
道真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61.35%,是“中国最佳生态环境宜居县”,入选第一批贵州森林康养基地,是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示范试点建设县。
不断擦亮的绿水青山本色,赋予乡村之美有着说不尽的诗情画意。境内层峦叠嶂、一碧万顷,山、水、林、泉、洞相辉相映,吸引四面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气候条件,道真紧扣“全域森林康养城市”定位,以“一城两漂多景点”为引领,构建以中国傩城为核心,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中国傩城康养避暑生态圈”,辐射带动道真大峡谷漂流和凌霄河漂流为主体的漂流组团、石门天乡和云栖湖为代表的康养避暑组团,呈现“场景+住宿+多业态”新图景。道真与重庆市南川金佛山、武隆仙女山的旅游“金三角”已然形成,年吸引游客超过400万人次。
产业振兴是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源泉。道真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持续打好向山取“金”、向林求“富”产业组合拳,形成以食用菌、中药材、花椒、茶叶为代表的山地特色高效产业。
到目前,全县常年投放菌棒2亿棒、中药材(花椒)20万亩、茶叶14万亩,林地经营30余万亩。在东西部协作珠海高新区支持下,道真洛党参、道真玄参等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道真硒锶茶获欧盟零农残认证、国际雨林认证等权威认证,道真食用菌俏销全国20多个省(区、市),农特产品年销售额达10亿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其伦
道真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克超
编辑 李洋
二审 谢国欢
三审 唐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