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教练郑坤良:让每朵浪花都有方向

2025-05-04 07:3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璐怡

早晨8时,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游泳馆开始热闹起来。

游泳队队员推开门,毫不意外,教练郑坤良已经在泳池旁就位。比队员提前10分钟到达训练池,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赶来训练的队员们听完郑坤良当天要求的训练重点后齐齐下水。一时间,水声、哨声和教练们洪亮的呐喊声相互交织。短短一上午,郑坤良在岸上来回走了上万步。

郑坤良,或许有些人还不熟悉。但说起潘展乐、费立纬等中国游泳新生代,大家一定不陌生。这些耀眼的运动新星成长背后离不开郑坤良。

兼任国家游泳队和浙江省游泳队教练,实际上,郑坤良自身的游泳故事就十分精彩。

郑坤良6岁开始游泳,18岁入选国家队,一步步从城运会第六名、全运会第八名,拼到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男子4×100米、4×200米自由泳接力双冠。2006年,因为伤病,他转型为教练。赛场的淬炼,为他的执教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竞技体育教会我,成功不仅靠天赋,更靠日复一日的坚持。”

从运动员到助理教练再到金牌教练,郑坤良一步一个脚印。丰富的经历使他在训练中有自己的秘诀:更注重激发运动员的内生动力。“‘你要练’和‘你想练’完全是两个概念,训练的效果也完全不同。”郑坤良说。

中国新一代“飞鱼”潘展乐能有今天的成绩,在郑坤良看来,更多也是得益于他后天不断努力。

2018年,年仅14岁的潘展乐进入浙江省队。当时潘展乐的身体发育相较于同龄人有些滞后,在竞争激烈的游泳领域,这个不利因素一度影响了潘展乐的训练积极性。

作为主管教练,郑坤良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一方面将训练调整拆解为爆发力、转身细节、增强体能等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模块;另一方面,从心理入手,每次训练结束后,他都会拉住潘展乐聊天、复盘,每个看似不经意的提问,实则有深意,“时间不长,每次只有5分钟,但也考验运动员的表达能力,久而久之,运动员在训练时就会更加专注,也有自己的思考。”

最终潘展乐成功度过了成长阵痛期,目标更明确了,成绩进步也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巴黎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夺得男子100米自由游项目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

和指导潘展乐一样,让每朵浪花都有方向,是郑坤良的执教哲学。目前郑坤良所带队员中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13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队员,他都建立了不同的动态档案,因材施教助力成长,00后费立纬跟着郑坤良训练3年,已在长距离项目上崭露头角。

在郑坤良看来,教练不仅是技能训练,还包括生活、学习、思想等方方面面的引导。教练和运动员几乎每天都在一起,“我们的关系不止是师生,更是家人、朋友。”然而,这两年,郑坤良陪伴自己家人的时间却只有几周。

对此,教练员钱智勇深有感触。作为郑坤良最早一批带教学生,到如今独当一面的教练,钱智勇越发能理解郑坤良的良苦用心,“以前在水里,只需要专注向目标努力,但现在在岸上,要考虑得更多。”

今年重大赛事不断,7月在新加坡将举行世锦赛,紧接着11月又是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游泳队已经进入紧张的备赛状态。“中国游泳需要更多‘破浪者’,我的任务就是帮他们找到方向。”郑坤良说。他望向泳池,新一轮训练又开始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98文章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