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7月5日电(记者唐弢、刘铭翔)“出门就像一头扎进桑拿房,连呼吸都带着灼烧感!”这是这几天杭州市民的切身感受。
热,热,热!“出梅”后的浙江随即就“拉响”了高温警报。截至7月4日,杭州已连续9天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持续上演晴热“单曲循环”。“霸道”高温背后,究竟是谁在“撑腰”?40℃是否会成为杭城未来夏日常态?
“此次江浙沪高温的‘幕后主导’,就是今年一出场就很强势的副热带高压。”杭州市气象台副台长俞布介绍,夏季,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受西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压系统控制。作为一种暖性高气压天气系统,在副高控制的区域里,盛行着下沉气流,空气增温强烈。
副热带高压年年有,为何当前杭州格外“热辣滚烫”?
俞布表示,从杭州这几日的天气形势示意图上看,整个副热带高压(红圈)和中心,就像一个巨大的“高压锅盖”,外面的太阳直射,相当于“添柴加火”,导致“锅盖”里面“热火朝天”。而杭州等地恰好处于这个“锅盖”的核心位置,叠加城市热岛效应后,高温便成为杭州的标配。
“另外,今年杭州6月30号就‘出梅’了,较常年偏早8天,‘出梅’早也意味着高温持续的时间会更长。”俞布说,通常情况下,连续三五天的晴热高温天气之后,气温会再上一个台阶,一旦高温的天数被拉长,就有可能出现40℃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
“高温带来的不仅是体感不适,还可能在短期内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一系列影响。”俞布提醒,应进一步强化对高温热浪复合灾害的综合防御:
一是要对户外作业人员、新业态从业者及慢性病患者等群体实施分级防护,引导合理避开高温集中时段,谨防热射病影响;二是关注高温热浪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建设施工、用火用电安全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三是密切监测大气环境污染,尤其是高温条件下臭氧污染将频发、重发。
那么,杭州的高温天气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俞布表示,副热带高压也不会一直强势,它有自己的“生长周期”,一旦进入减弱期,暑热会有所缓解。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4号热带风暴“丹娜丝”已在南海生成,强度还将继续加强,或将在下周给杭州带来雨水和降温。
“不过,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强度、海温变化等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给台风路径带来影响,因此未来杭州的降温幅度、降水强度仍有不确定性。”俞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