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火”引“燃”闽西永定高山村

2025-07-26 21:15:00

“这几天要蜂蜜的人多,我真的有点忙不过来。”7月25日,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瑞芳茶号”,峰市镇高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芹芳一边看店,一边忙着把村里的蜂蜜一一放进包装盒,准备外销。罐子里的蜂蜜很是浓稠,拧开盖子,一股浓郁的蜜香味便弥漫开来。“村里的蜂蜜销路拓宽了,得感谢‘蜂火队’引燃的这把‘火’,让我们增强了发展的信心。”

龙岩市永定区峰市镇高山村因国家水利工程棉花滩水电站建设,整村实施“造福工程”异地搬迁,地处国家水利风景区龙湖岸边。龙湖与永定东边的土楼相映辉,形成“东楼西湖”旅游格局,由此给高山村村的发展带来一定机遇。

目前,高山村被划分为生活和生产2个区域。生产区,实际就在居民的原居住地,离居民现在安置的集镇比较偏远,较好保留了历史建筑原形态以及自然环境原生态,村民收入来源以种植水稻、柑桔、柚子、香蕉、毛竹和养殖蜜蜂、冷水鱼、黑山羊为主。

今年的一个机缘巧合,谢芹芳认识了福建农林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副主任、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邱建生教授。她请求邱教授组织高校大学生调研考察,帮助村里从蜂蜜产业做起带动乡村振兴,邱教授立即应允下来。

7月5日,2025年“需求+”三下乡行动暨第十二届夏雨雨人夏令营在仙游县开营。来自全国30所高校、26个省份的226名青年人才齐聚于此,共赴一场理论与实践交织的振兴之约。

在这里,由重庆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等5所高校的安世成、沈丽、马兴莲、黄紫芸、邹钦宇、魏宇焓、王如男、林诗瑜、党梓彤等9名大学生组建“永定高山村蜂火队”,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23级建筑学专业的安世成担任队长。经邱教授的推荐,“高山村蜂火队”奔赴龙岩市永定区峰市镇高山村开启为期15天的志愿服务,点燃别样的“实践有深度、创新有锐度、精神有高度”的青春火焰,脚踏实地为广大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带了好头。

“我们给‘蜂火队’5项任务。其中,一个是蜂蜜包装设计、礼袋、LOGO等设计;另一个是策划举办一场和蜂蜜相关的活动。”谢芹芳说,7月9日队员们一到峰市,参加镇里召开的座谈会确定工作方向后,大家就扎进田间地头、蜂场农家,对高山村蜜蜂养殖的品种、技术、规模、销路、瓶颈进行地毯式调研。紧接着,同学申请注册了“高山村”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尝试通过视频号进行全程直播,分享小队下乡生活日常。半个月,他们发了3篇推文,浏览量7000+点赞、转发量360+;开了5场直播,点赞量37013、观看人数5934,队员们期望持续借助生活直播的形式为后续活动引流。

据谢芹芳介绍,村党支部领办了永定区东联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养殖蜜蜂650箱。为使产品更有“卖相”,村里想为产品设计个包装。“说起种地,我们村里人人都是把好手。但要说起产品包装设计却是‘门外汉’。要揽这‘瓷器活’,还得找个专业的设计公司。可一打听,设计个产品包装收费得好几千块钱。还没挣钱,就先往外花好几千,这不合适。”谢芹芳便求援邱建生教授,于是就有了“蜂火队”来到了高山村,实现乡村帮扶需求与人才培养需求的有效对接。

品牌塑造,点燃“蜂火”。队名“蜂火”本身即蕴含深意——既寓意“蜜蜂”产业之火,更象征青春热情与智慧之光。“高山村蜂火队”队员铭记督导师“唯有俯身深耕,方能在沃土中收获真知”的寄托,带着独特的青春巧思,结合专业特长,一叠白纸、一把尺子,来来改改。几易其稿,硬是手绘出具有高山特色和文化底蕴的LOGO及视觉体系,从IP形象、包装袋、外标签设计等多方面打造蜂蜜品牌,为高山蜂蜜的未来品牌化发展播下火种。

队员们把高山品牌LOGO以高山2字为原型,竖向排版,下为山,上为高,高字形象化为“人”形,以文字的形式描绘了人在山上的情形;高山2字各占一半,呈相互怀抱之势,意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与此同时,大家把蜂蜜品牌定为“西湖山蜜”,在西湖山蜜logo设计方面,考虑到蜂蜜产品本身的特性,以及蜂蜜产自高山村,logo上半部分是连绵起伏的高山,下半部分则是化用了蜜蜂的花纹和尾部,整体呈现出蜂窝的形状。

“包装袋上的龙湖俯瞰图中有一条有故事的回家路,让老乡一眼望见故乡的模样,‘来口高山蜜,烦恼都忘记’的直白话语里藏着大自然最朴素的甜蜜馈赠。”安世成说:“外标签上的高山村专属商标预示着高山村将以蜜为引,孕育更加丰富的农副产品,酝酿农业发展的新业态。同学们的设计,村民很喜欢。”

7月19日,“蜂火队”策划筹备的“一村一品手拉手·跨村联建共富裕——峰市镇农产品推介活动”暨大学生“需求+”三下乡活动在永定城区最热闹的南门商贸广场举办。在镇党委和团区委的支持下,“蜂火队”携手高山村、河头村、新坑村、峰市街社区、锦西社区共同参与。大家带来了西湖山蜜、台湾莲雾、红心火龙果、台湾脆梨、大果红花油茶、水果玉米、黑糖芭比等峰市特色农产品进行展示和销售,吸引不少的市民驻足。

“蜂火队”队员化身“带货主播”,声情并茂地向网友推介西湖山蜜,开启直播助农的新尝试,提升高山村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农产品销售。当天,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0万元,其中线上直播订单占比超40%。

除了“带货直播”,队员们还设计了科普区、手工区、打卡区、抽奖问答区、活动奖品区,整场活动有声有色。在科普区,队员们以蜂蜜科普知识为主,撰写科普文章5篇、制作展板18版,问答题设置150题,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蜜蜂的基本知识、数学天赋和文化内涵。趣味问答和蜂蜜品尝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许多市民积极参与,体验蜜蜂产品的独特魅力,不仅为市民打开了一扇了解自然科学的窗口,也展现了队员们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自找苦吃”,磨砺成长。“永定高山村蜂火队”队员们主动放弃安逸假期,选择深入条件相对艰苦的高山村。克服了交通不便、语言沟通、生活不适等困难,在烈日下走访,在蚊虫中记录。晒黑的皮肤、沾满泥土的鞋袜,是他们在实践中砥砺意志、增长才干的青春勋章。

在半个月的时间里,9名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高效协作、优势互补、互相支持。面对挑战群策群力,执行任务分工明确,展现了优秀的团队精神和执行力。“他们不仅是实践者,更是连接高校与乡村、知识与田野的桥梁,其行动本身即是对‘把小我融入大我’青春誓言的有力践行。”峰市镇党委书记邱永浪表示,“永定高山村蜂火队”的“蜂火”,是点亮乡村希望的星星之火。期待这簇“蜂火”长明,照亮更多乡村的振兴之路。

(刘永良丨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相关文章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98文章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