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一” 让世界为北川停留丨万千气象看四川·北川③

2025-05-08 18:13:00

北川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大禹治水泽被华夏,古羌文脉绵延千年,历史厚重、人文灿烂。一直以来,北川坚持“文旅兴县”发展思路,把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优良的山水生态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发展竞争力,让“在世界行走,为北川停留”成为北川旅游的响亮名片。

5月8日举行的“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川专场上,绵阳市北川县委常委、副县长徐明用“六个一”解码了这座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的发展密码。

提升一个全域旅游规划

北川积极服务融入大九寨交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以A级旅游景区、特色景点、民宿集群为重点,编制实施《全国禹羌文化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战略实施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打造20余条旅游精品路线,开发“低空+旅游”“非遗+旅游”等特色文旅项目。2024年接待游客1340万人次、同比增长31%,实现旅游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29%。

制定一套文旅行业标准

北川坚持“安全、秩序、质量、效益”相统一,分类组建民宿、非遗、羌绣、餐饮酒店等行业协会15个,进一步规范旅游服务、住宿、禹羌、餐饮服饰、文艺演艺等标准和管理办法,促进文旅市场健康有序规范发展,全方位提升游客“游、购、娱、吃、住、行”消费品质,努力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研创一批特色文旅产品

北川突出“艺术性、实用性、实惠性”,创新开发羌绣、水磨漆、草编等非遗文创产品3000余种,草编入选国家级“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羌绣亮相APEC峰会、意大利米兰设计周、中非国际合作论坛,各类文创产品远销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地区,年产值超5.5亿元,指尖技艺已变为指尖经济,带动从业者年增收5000元以上。

打造一台禹羌实景演出

北川将传统文化搬上舞台,打造羌民俗体验剧《云朵上的尔玛》,以“羊皮鼓舞”“羌绣”“羌年”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代表元素,舞台化再现大禹羌族历史演变进程以及羌戈大战、大禹治水等历史场景,淋漓尽致展现原汁原味的羌族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大禹精神。每年演出200余场,推动北川文旅出圈出彩。

扶持一批文旅市场主体

北川充分发挥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出台《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落实2000万元文旅发展专项资金,定期兑现文旅发展奖补资金。目前,全县培育规上文旅企业11家、精品民宿30家、星级农家乐40家,每3个老百姓中就有1人吃上旅游饭,文旅产业带动人均增收超600元,占群众增收比重34.5%。

营造一个全方位旅游发展环境

北川始终坚持“兑现比承诺更重要、效率比笑脸更重要、专业比热情更重要、尊重比管理更重要”的理念,一体营造公平高效的政务环境、安全有序的治安环境、宜居宜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98文章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