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看似简单的扫码赠礼,实则争议颇多。7月20日,江苏南通一名家长发帖反映,当地有商铺以“扫码送礼物”为幌子,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先下单再全额退还所付金额”的刷单交易,质疑商家利用小孩的单纯实施违法操作。21日,涉事花店负责人回应上游新闻记者,否认是刷单行为,称该活动是美团组织的,且已经当事人同意。同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表示,此行为肯定不被允许,相关处室已介入开展调查。
账单显示,涉事小孩的手机在美团下单后,对方按原金额退还了。/网络图
涉事家长发帖称,一周前自己的女儿和同学在当地永旺梦乐城商场遇到了某花店的地推工作人员。该家长称,两名小孩均是未成年人,对刷单行为毫无概念,地推人员在家长缺席的情况下直接操作孩子的手机完成了两单“虚假交易”。
家长晒出的记录显示,7月13日的微信账单出现了两笔美团订单扣款,分别为52元和69元。随后的三分钟内,又分两笔返还了与订单相同的金额。
“两个订单商家一个是花店,一个是电脑维修店,是以外卖的形式下单的。”该家长称,商家在小孩扫码后的确送了礼物,一把印满了广告的小扇子,路上就被小孩扔掉了。“孩子根本不想要(扇子),她就是因为脸皮薄不好拒绝对方的扫码请求。”该家长认为,孩子的单纯不应该被利用。
针对家长反映的事情,涉事花店负责人回应称,其雇佣的地推人员确实以扫码送礼的方式接触了两位学生。“但没有强迫,可能是地推人员比较热情,小朋友也很善良,是在小朋友同意的情况下完成操作的,我们也送了对方扇子。”该负责人强调,此行为并非刷单,而是参加美团的“小袋鼠”推广活动。“受饿了么、京东外卖大战影响,店里每天有10单的推广量,需要顾客在店铺内下单有小袋鼠标签的商品。”她解释,整个过程未收取孩子一分钱,后续也会叮嘱地推人员不再找未成年人,也不再操作对方的手机。
家长对此解释并不认同。“转账记录就是刷单的最好的证明。商家在跟我电话沟通时也亲口承认了,要‘做做数据’。”
家长与商家在网上沟通。/网络图
此类推广行为是否涉及刷单,截至记者发稿,美团方面暂无回应。21日,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明确向记者表示,涉事商家的行为肯定不被允许。“不应该这么做。但具体违反了哪条法律法规,需要相关处室的工作人员介入后进行详细调查。”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线上消费的普及,有部分商家为提升店铺排名、营造热销假象,常通过地推方式寻找“刷手”,而防范意识较弱的未成年人、老年人往往成为其目标。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其中明确提到,组织“刷单水军”虚构网店交易额,误导消费者属于典型的违法违规行为。
来源:上游新闻